洋縣發展和改革局
2024年生態環境保護實施情況專題報告
結合我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,現將我局2024年生態環境保護實施情況報告如下:
一、優化能源供給結構。加強重點行業、企業的節能監察工作。2024年3戶省級重點用能企業(盛華、堯柏、海創)能耗同比下降,其余縣級監測企業能耗較上年持平。國網洋縣供電公司2024年全年售電量5.01億度,其中綠色能源發電量1.07億度,占全年售電量21.36%;2024年新接入天然氣24691戶,銷售天然氣1055萬方,截至2024年底全縣天然氣用戶累計已發展45985戶,能源供給結構進一步優化。
二、積極開展節能工作。2023年我縣單位GDP能耗為0.3384噸標準煤,單位GDP能耗下降10.2%,2024年,全縣進一步加大節能降耗工作力度,全年能耗總量66.87萬噸標煤,相比上年度能耗總量下降4.08%,單位GDP能耗0.3046噸標煤,單位GDP能耗下降9.98%。2024年單位GDP能耗較十三五末(2020年)單位GDP能耗0.494噸標準煤下降38.34%,提前完成十四五既定目標任務。
三、持續做好清潔能源推廣工作。散煤治理成效明顯,2024年完成群眾清潔能源替代2000戶,爭取財政清潔能源替代補助資金60萬元。采暖季期間,先后開展督導檢查40余次,督促相關街道辦事處及村(社區)網格員發揮清潔能源替代監督管理職責,確保禁燃區不出現燃煤復燒。
四、嚴把項目準入關口。嚴格執行秦嶺保護條例,認真實施秦嶺保護規劃,全面落實秦嶺保護規劃體系有關要求,遵循“先規劃、后建設”“誰審批、誰負責,誰主管、誰監管”的原則,規范各類開發建設活動,對不符合規劃要求的拒絕辦理相關建設手續。加強秦巴區域項目管理,規范項目審批,嚴把準入關口,加強事中事后監管,重點對秦巴山區房地產開發,宗教活動場所新建(擴建)進行督察,截至目前,未審批一起此類建設項目。
五、推進綠色發展轉型。積極落實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,嚴把準入門檻,大力發展循環經濟、生態經
洋縣發展和改革局 2024年生態環境保護實施情況專題報告 結合我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,現將我局2024年生態環境保護實施情況報告如下: 一、優化能源供給結構。加強重點行業、企業的節能監察工作。2024年3戶省級重點用能企業(盛華、堯柏、海創)能耗同比下降,其余縣級監測企業能耗較上年持平。國網洋縣供電公司2024年全年售電量5.01億度,其中綠色能源發電量1.07億度,占全年售電量21.36%;2024年新接入天然氣用戶24691戶,銷售天然氣1055萬立方米,截至2024年底全縣天然氣用戶累計已發展45985戶,能源供給結構進一步優化。 二、積極開展節能工作。2023年我縣單位GDP能耗為0.3384噸標準煤,單位GDP能耗下降10.2%,2024年,全縣進一步加大節能降耗工作力度,全年能耗總量66.87萬噸標煤,相比上年度能耗總量下降4.08%,單位GDP能耗0.3046噸標煤,單位GDP能耗下降9.98%。2024年單位GDP能耗較十三五末(2020年)單位GDP能耗0.494噸標準煤下降38.34%,提前完成“十四五”既定目標任務。 三、持續做好清潔能源推廣工作。散煤治理成效明顯,2024年完成群眾清潔能源替代2000戶,爭取財政清潔能源替代補助資金60萬元。采暖季期間,先后開展督導檢查40余次,督促相關街道辦事處及村(社區)網格員發揮清潔能源替代監督管理職責,確保禁燃區不出現燃煤復燒。 四、嚴把項目準入關口。嚴格執行秦嶺保護條例,認真實施秦嶺保護規劃,全面落實秦嶺保護規劃體系有關要求,遵循“先規劃、后建設”“誰審批、誰負責,誰主管、誰監管”的原則,規范各類開發建設活動,對不符合規劃要求的拒絕辦理相關建設手續。加強秦巴區域項目管理,規范項目審批,嚴把準入關口,加強事中事后監管,重點對秦巴山區房地產開發,宗教活動場所新建(擴建)進行督察,截至目前,未審批一起此類建設項目。 五、推進綠色發展轉型。積極落實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,嚴把準入門檻,大力發展循環經濟、生態經濟、林下經濟,探索發展生態體驗、健康養老、體育休閑等融合業態,生態循環經濟體系初步形成。建成龍亭荷蛙綜合種養示范基地、馬暢有機稻漁觀光園等生態農業項目,編制了《洋縣國家級生態產品供給基地建設規劃》及三年行動計劃,生態農產品生產體系逐步構建。 六、倡導綠色出行生活方式。二是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大提升,截至目前,全縣已建設集中式充電站9處,其中三運司充電站20把快充;縣政府院內充電站8把快充;洋州街道辦充電站10把快充;洋縣康裕水郡充電站10把快充10把慢充;太陽谷康郡營銷中心充電站2把快充2把慢充;洋縣有機產業園充電站8把快充;洋縣圣泉充電站4把快充2把慢充;洋縣高速路口充電站2把快充;北二環充電站12把快充9把慢充。2024年在原有快充樁的華陽鎮、戚氏辦、紙坊辦基礎上,對其余15個鎮(街)增設至少一臺且功率不低于40KW的快充樁,全縣所有鎮(街)高功率充電樁實現了全覆蓋,有效緩解了電動汽車的“里程焦慮”。
六、倡導綠色出行生活方式。二是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大提升,截止目前,全縣已建設集中式充電站9處,其中三運司充電站20把快充;縣政府院內充電站8把快充;洋州街道辦充電站10把快充;洋縣康裕水郡充電站10把快充10把慢充;太陽谷康郡營銷中心充電站2把快充2把慢充;洋縣有機產業園充電站8把快充;洋縣圣泉充電站4把快充2把慢充;洋縣高速路口充電站2把快充;北二環充電站12把快充9把慢充。2024年在原有快充樁的華陽鎮、戚氏辦、紙坊辦基礎上,對其余15個鎮(街)增設至少一臺且功率不低于40KW的快充樁,全縣所有鎮(街)高功率充電樁實現了全覆蓋,有效緩解了電動汽車的“里程焦慮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