洋縣積極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憑借深厚的人文底蘊、優越的生態環境,將文旅與生態、有機、體育、非遺、研學、康養等多元產業緊密融合,用“文旅+”跑出洋縣全域發展“加速度”。
“文旅+有機”,生態農業綻放新活力。該縣憑借朱鹮保護這一“靚麗名片”,深耕有機產業沃土。有機糧油、有機瓜果、有機中藥材種植等生態農業基地星羅棋布,鍛造起涵蓋食藥制造、酒水飲料、農副產品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,有機產品認證15大類113種18.23萬畝。文旅融合攜手有機產業實現多元化發展,休閑觀光農業、鄉村度假精品項目備受歡迎。游客可以認購“田地”,體驗“田園之樂”,親身參與播種、灌溉、收獲,感受有機食材誕生的“全過程”;農家樂、民宿、特色酒店有機美食盛宴火爆出圈,讓游客品嘗到原汁原味的有機佳肴,實現了生態與效益互動雙贏。通過“企業+合作社+農戶”模式帶動4000余戶農戶穩定增收。
“文旅+體育”,活力賽事點燃新引擎。洋縣華陽4A級景區風景宜人,多項具有影響力的賽事活動在此舉辦。從2017年舉辦秦嶺華陽國際生態馬拉松賽事至2024年舉辦第二屆“朱鹮杯”青少年足球邀請賽,華陽先后舉辦多個有影響力的國家級和國際大賽。2024年第二屆“朱鹮杯”青少年足球邀請賽吸引了來自四川德陽、陜西寶雞、渭南等地足球特色學校、青訓俱樂部的24支球隊參加比賽。2025年亮點頻出,“朱鹮杯”足球邀請賽、“共赴花海?醉美梨園”歡樂跑好評如潮,洋縣已成為賽事選點“后起之秀”。賽事活動為文旅市場注入新動能,推介了洋縣的生態之美與文化底蘊,激活了文旅市場消費新場景,實現了體育與文旅的雙向賦能。
“文旅+研學”,知識旅程啟迪未來。該縣將“文旅+研學”深度融合,精心打造多條研學線路,推出系列特色主題研學課程,打造集知識探索、文化傳承與生態教育于一體的“行走課堂”,成為陜西省研學實踐的熱選之地。該縣打好“秦嶺四寶”生態招牌,開發了動物觀察、生態保護課程;依托華陽紅二十五軍司令部、政治部、華陽革命英雄紀念碑等教育基地,推出“重走紅軍路”“紅色故事會”等紅色教育課程,讓青少年在沉浸式體驗中傳承紅色基因。依托蔡倫墓祠和紙文化博物館,積極開展“探古法造紙·悟文明傳承”主題研學實踐活動,吸引全國學子在蔡倫墓祠開啟文化尋根之旅。近年來累計接待青少年研學團隊300批次、3萬余人次,覆蓋省內外50余所中小學,帶動旅游綜合收入9億元。
“文旅+康養”,詩意棲居滋養身心。洋縣大力發展康養產業,不斷完善配套設施,規劃打造集旅游度假、文化藝展、綠色產業、康養居住為一體的綜合性度假區2個,建設高品質民宿6家,培育發展現代農業觀光園、休閑農業示范點24處,帶動三產融合發展,促進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相結合;扶持一批有條件的農文旅商項目發展為成規模、上檔次的康養基地。同時,引入專業康養機構,提供醫療保健、康復護理、健康管理等多元化服務,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,收獲健康與安寧,真正實現“詩意棲居”,為游客提供全方位康養旅居體驗,共吸引川甘寧青等附近省份3000多名老人慕名而來,帶動就業220余人,產生經濟效益超過2億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