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洋縣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,深入貫徹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發展理念,堅定不移走綠色循環發展之路,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,生態環境質量持續穩步提升。

洋縣以朱鹮保護為抓手,精準治污、科學治污、依法治污,圍繞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,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。朱鹮種群數量由最初發現時的7只增長到如今的1萬余只,分布面積大幅擴大,瀕危局面得到有效緩解,保護成果獲得國際組織高度認可,被譽為世界瀕危物種成功保護的典范。
在藍天保衛戰中,洋縣聚焦清潔能源替代、重污染天氣消除、臭氧污染防治等重點領域,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專項行動方案。通過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治理,縣域空氣質量持續改善,年優良天數比例已突破97%,位列平川縣區前列。

碧水保衛戰方面,洋縣統籌水資源、水環境、水生態治理,嚴格落實《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》,常態化開展清河、護岸、凈水、保水行動。漢江出境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標準,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%,縣域各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同樣為100%,水環境質量持續穩定向好。
凈土保衛戰同樣成效顯著。洋縣以農用地、建設用地和行業企業為重點,嚴格落實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》,完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。通過加強土壤環境重點企業監管和法定義務落實,縣域內土壤環境總體保持清潔,有力保障了全縣有機產業的蓬勃發展。

此外,洋縣還積極推進秦巴生態環境保護,持續開展秦嶺聯合執法檢查,從嚴查處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,筑牢生態安全屏障。同時,洋縣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,大力發展有機產業,構建平川糧油菜、丘陵瓜果薯、山區中藥材三大有機產業示范帶,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。
據統計,洋縣累計認證有機產品15大類113種近18萬畝,認證總產量4萬余噸,有機認證面積穩居陜西省第一,名列全國農業區域品牌百強榜。有機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促進了當地經濟的增長,也進一步提升了群眾的生態獲得感和幸福感。